俄羅斯人愛酒,眾所周知。
俄羅斯人愛伏特加?NO,他們愛的是命!
伏特加=俄羅斯人的生命
詞義:在俄羅斯,每天消失的伏特加數(shù)以百萬計!
解析:
俄羅斯人愛喝酒,可以說在身體里流淌的不是血,而是酒精。而伏特加作為“國酒”,不僅是俄羅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他們精神的寄托。在俄羅斯,伏特加被人們譽為俄羅斯民族的“精神和靈魂”。
有一段唱詞對它如此贊美:“伏特加,是酒精,人人心知肚也明,伏特加,力無窮,添精神展笑容,如此美酒伴一生,債務纏身也難愁。”
據(jù)傳,酒精和古羅斯的基輔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做了一筆愉快的交易,大公修改了國家的信仰,羅斯人便由多神教轉(zhuǎn)信允許被喝酒的東正教。東正教不禁酒,獲得東正教背書的酒精從此光明正大的讓俄羅斯走上了一條“酗酒”的不歸路。而這一走,便是千百年。
詞義:在俄羅斯,隨處可見各種各樣的伏特加。俄羅斯人成功的用伏特加將自己包圍在了一個酒的天堂里。
解析:
俄羅斯人喝酒的傳統(tǒng)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公元5世紀,但喝伏特加卻是近五百年才火起來的事情。
俄羅斯人把黑麥進行發(fā)酵、蒸餾、勾兌釀造成無需陳年的伏特加。它價格低廉、其生產(chǎn)和釀造不受季節(jié)限制、無需陳年、立即飲用,保質(zhì)期也長,因此很快就流行起來。
詞義:俄羅斯人每年都舉辦禁伏特加的運動,接著每年又舉辦“今朝有酒今朝醉”的伏特加聚會趴。年年重復,生生不息。
解析:
伏特加的歷史,也可以說是俄羅斯的“禁酒史”。
15世紀酒水官營,只有貴族可消費:1649年沙皇限制酒館數(shù)量;1751年釀酒權(quán)下放:1860全面開放,酗酒成風;1902 年村社禁酒;1914年一戰(zhàn)禁酒;1917年蘇俄禁酒;1958 年、1972 年、1981 年、1983 年、1984 年的蘇聯(lián)禁酒;2009 俄政府成立聯(lián)邦酒類市場管理局反酗酒;2012年普京反酗酒……
出售伏特加帶來的高稅收,飲用伏特加帶來的身體避寒能力,沉迷于伏特加帶來的醉生夢死和忘卻煩憂……這一切的一切,都是俄羅斯人禁酒又解禁的矛盾根源。
一紙禁令,并不能讓俄羅斯人放棄伏特加,從此走上清醒而自制的生活,而只會讓他們愈發(fā)加深對伏特加的渴望與追求。為了戒酒癮,也為了用行動對抗禁酒令,俄羅斯人曾瘋狂搶購白糖在家里私自釀酒,也曾把醫(yī)用酒精、沐浴露、甚至飛機上的防凍液等液體當作伏特加的替代品。
詞義:俄羅斯人白天買著伏特加,晚上喝著伏特加,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。
解析:
酒精已經(jīng)深入俄羅斯人的骨髓,無法拔除。
1972年,蘇聯(lián)人均年消費伏特加酒23瓶;1976年,這個數(shù)字漲到了28瓶。世衛(wèi)公布的《2017年酒精與健康全球狀況報告》中指出,2003年俄羅斯人純酒精年消費量為19.8升,高居全球第二位。
俄羅斯人均純酒精年消費量變化圖( OECD 數(shù)據(jù),2000-2017年、2005-2007年數(shù)據(jù)空缺 )
如果用伏特加來計算,一瓶伏特加1L,酒精濃度為50%,則可得知僅2003年一年,俄羅斯人人均伏特加年消費量便達到了40瓶,戰(zhàn)斗民族名不虛傳。
在俄羅斯的某些地方,伏特加或者相關(guān)酒精制品甚至已經(jīng)成為了一種可用于交易的貨幣??,人們利用伏特加來交換物品或者交換其他的酒類。經(jīng)過了 500 年的發(fā)展,伏特加已經(jīng)和熊一樣,成為了俄羅斯的民族符號。
俄羅斯人愛酒,就像中國人愛美食一樣瘋狂,如果有什么是一瓶伏特加解決不了的,那就兩瓶!
但酗酒傷身,長年累月的酗酒,更是會給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不可磨滅的傷害,只有學會適量、適度的飲酒,才能更好的享受美酒的滋味。